我会中文,但目前比较多讲英语和粤语。通常遇到年轻人,我都会主动讲英语,反而在日常生活里很少以华语交谈,我想可能是跟环境有关吧!因此,嘿嘿老师写的口语化中文穿插方言,可真考倒我呢!哈哈哈~~~
我的朋友英语不好,银行的出纳员华语不行,结果两个华人在银行讲国语,够力!!
我有几位印裔顾客,把小孩送入华小,所以孩子都说一口流利华语,有一位还读独中呢!
今天出席一个会议, 有位安娣要求主席用华语讲解。哈哈哈。。。难倒主席了!
马来西亚华人都是语言天才,华语,英语,国语,方言。。。但大多数都是半桶水,包括我自己!:)
我超讨厌那些华人英文厉害却认为讲华语是丢脸的事的人讲母语有什么丢脸呸
嘿嘿,how are you?我用华语开头,后用英语结尾。哈哈哈。。。
中国曾经两次被外族占领,但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成功吧外族同化。。。这说明中华文化有它的坚韧性和生命力。
跟华语互相认识,英语不认识我
大马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会说华文呢!就像我。
自從90年代90%以上的家長送孩子進華小後,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一輩都會說華語了, 只是在商場上開口第一句通常是英語, 之後才轉channel!
# 小艾, 呵呵~ 您的华文这么好,怎能难倒您呢!方言我只懂闽粤,客家就不行了。常爱穿插方言是闹着玩的啦。看来您不是很懂闽南话啰,小问题罢了。 # 单身汉, 哈哈~ 若他们用印度话,那才够冷门。呵呵呵~~~ # 验光师, 对啊!印裔也看准了市场!将来往中国印度两边跑,吃不完嘞!呵呵~ # 小路, 哇佬~ 您不帮主席咩?至少用潮语也行吧?哈哈哈~~~ # 普普, 还好~ 半桶水能响,只要能霹几句就好啰。但觉得大马的华文水准更高!这是独中的功劳,董教总功不可没!呵呵~ 加油! # 天王之王, 哼!那些人该打屁股!还有可恶的就是那些不认祖、不承认自己是华人的家伙。呸呸呸~ # 小路, 错啦!你先用华语称呼我,才问候!而且是用华语的“哈哈哈”作结束!前后没有昂魔话。嘻嘻~ # 师父哥哥, 尊!但是我们现在是在番邦他乡嘞,行吗? # 费一番, 哈啰~ 国语呢?比煞 插呷? # Wois弟弟, 叻!对啦,你最叻! 傣族还懂中华文化和历史!难得~ # Lock, 对!所以我说大马的华文水平普遍是高了些! 加油!
看地點咯~如果是shopping mall,銀行之類的不就用英語咯如果是看到小孩就用華語咯陌生人就廣東話咯不過現在我都在用華語多跟阿婆就用很爛的台語
"No, we should learn mother tongue for it embodies our cultural heritage. 否,母语学习涵盖母族文化的精粹,不可不学。"我投这个一票!
我認為就算中文都有很多種,港式、台式與大陸式,在口語以至書寫上,都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俳优说...“中国曾经两次被外族占领”你是指元朝和清朝吧?蒙古人和满清人已被承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不可称他们为外族!我在雪隆地区。遇到不相识的华人,可能讲华语、粤语或英语。我有一名同事是沙巴人,似乎是华人和土著混血,我和他讲马来语。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哈哈哈嘿嘿兄,你know to say福建話??哈哈我這種叫rojak..XD
# 真人, 真是~ 你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哈哈哈~~~ # 绿禾, 好!我选最后三个,支持华文要学好,前途光明不忘本! 呵呵呵~~~ # Ebenezer, 不是问题,公认的英语是大英帝国的,但是美式英语越来越普遍,这俩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而且现在交通方便,网络流畅,所以一下子,哪怕什么陆式、台式、港式、星式、马式的华语全都不是混成一味啦! 呵呵~
希望一百年後, 中文可以取代英文.
# KhengSiong, 对啦!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回顾5-7千多年的历史蒙满也是华夏子孙,后来才被分出去的。我们不该以汉族为中心而把他们称为外族。~ 师父,快翘起屁股来,用鸡毛清打三下!Cane! Cane! Cane!~~~门人~~~~~ # 小炜司砾, 耶!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阮是福建人,呷呐嘛喺撒吗(Kana Masi Sama)讲福建话,北要贡嘛喺去和郎扒袭(BeiHiaokong Masi KiHolang Paksi),新加坡不懂闽南话怎么上市场呢!?呵呵~
# 巅巅, 喺哦! 但愿如此,这就要看你们中国人自己啰!小心谨慎的话,排除万难,那岂有不能的道理呢!?小心驶得万年船!
~~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汉族是中原的人种,以农为主,蒙族和女真族(满洲人)是北方人种,是游牧民族,当时都还是属于外族。宋朝和明朝分别是赵家和朱家的天下,蒙古和满洲当然还是外族啦。当然,现在已经统一,不分彼此。~~蒙古人和满清人已被承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不可称他们为外族!。。。在被同化和被承认之前,当时他们还是外族。其实我的论点主要是凸显中华文化的深厚,跟本族还是外族的分别不重要
“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我觉得他们本来就是同一族人,只因生活方式而分开了他们,狩猎的越狩越远,务农的就死死留在中原。匈奴也有的是黄帝的子孙后代。
嘿嘿,我是混省的,广东+福建,也算是半个福建人吧!Wa hel tia dumbok, A hel gong! Nu mai keehu wa A hel Hokkien Ooi! Hahaha...
讲华语,如果不会才来别的语言。最刺耳的是华人之间讲马来语,很怪的感觉。
我这个人分得很清楚的,华人讲华语,马来人讲国语,印度人讲英文,因为我不会说印度话。^_^
你和你师傅在接接力赛吗??你师傅说上半段你说下半段,哈哈……华人不会说方言也不至于那么严重吧!? 只是不明白对方说什么。我堂姐在狮城从事类似教育业,听她说了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现今狮城的学生很多都不会听自己的华语名字,要叫他们的英文名字才会有反应。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 小艾, 哈哈~~~你的福建话很养胃! 哦~我是说洋味十足,也同样害我猜了大半天! 哈哈哈~~~ # 欣荻, 吓?应该没问题啦,那是国语哦!练练一下也无所谓嘛,哈哈哈~~~ # 花师母, 好!对准下口,只是不一定百发百中! ^^ # 小燕子, 哇!那么以后取洋名是就得对本名押韵,小燕子就叫Yenny或Yanti;小露露就叫Lulu或Ruth(不推荐Lucille,汝死了,好难听);俳优就叫Bowie、Bradley或Bray(不可以Bowel!)。哈哈哈~~~
就一声SALUTON,大家都平等啦。http://zh-cn.lernu.net
~~匈奴也有的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三皇五帝的历史不可靠,中国早期的历史是神话或半神话故事,听一听就好,不要告诉我你相信有盘古这一号人物吧。。。哈哈哈
# unclenam, 国际语?行很久啦,不通嘛? Saluton=Salute? 哈哈~ # 师父, 我信!至少应该是口传历史吧!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但是,至少有一个根基可寻,或许将来有解之谜。女娲、伏羲至少还有人类在祭拜呢!我只信其人物的存在,至于被神化了也无所谓。将来所不定也没人知道我有您这师父的记载,因为我是不是大人物,别说轻描淡述地记载,更何况神话之,但是,若师父真的建了一座悬空的空中楼阁,那就不同啰~ 到时也给编成有声有色的《星狮经》流传于土星嘞!哈哈哈~~~~~
还在犹豫咩? 留言呗! 嫑潜了啦~
我会中文,但目前比较多讲英语和粤语。通常遇到年轻人,我都会主动讲英语,反而在日常生活里很少以华语交谈,我想可能是跟环境有关吧!因此,嘿嘿老师写的口语化中文穿插方言,可真考倒我呢!哈哈哈~~~
回复删除我的朋友英语不好,银行的出纳员华语不行,结果两个华人在银行讲国语,够力!!
回复删除我有几位印裔顾客,把小孩送入华小,所以孩子都说一口流利华语,有一位还读独中呢!
回复删除今天出席一个会议, 有位安娣要求主席用华语讲解。哈哈哈。。。难倒主席了!
回复删除马来西亚华人都是语言天才,华语,英语,国语,方言。。。但大多数都是半桶水,包括我自己!:)
回复删除我超讨厌那些华人英文厉害
回复删除却认为讲华语是丢脸的事的人
讲母语
有什么丢脸
呸
嘿嘿,how are you?
回复删除我用华语开头,后用英语结尾。哈哈哈。。。
中国曾经两次被外族占领,但中华文化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成功吧外族同化。。。这说明中华文化有它的坚韧性和生命力。
回复删除跟华语互相认识,英语不认识我
回复删除大马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会说华文呢!就像我。
回复删除自從90年代90%以上的家長送孩子進華小後, 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一輩都會說華語了, 只是在商場上開口第一句通常是英語, 之後才轉channel!
回复删除
回复删除# 小艾, 呵呵~
您的华文这么好,怎能难倒您呢!方言我只懂闽粤,客家就不行了。常爱穿插方言是闹着玩的啦。看来您不是很懂闽南话啰,小问题罢了。
# 单身汉, 哈哈~
若他们用印度话,那才够冷门。呵呵呵~~~
# 验光师, 对啊!
印裔也看准了市场!将来往中国印度两边跑,吃不完嘞!呵呵~
# 小路, 哇佬~
您不帮主席咩?至少用潮语也行吧?哈哈哈~~~
# 普普, 还好~
半桶水能响,只要能霹几句就好啰。但觉得大马的华文水准更高!这是独中的功劳,董教总功不可没!呵呵~ 加油!
# 天王之王, 哼!
那些人该打屁股!还有可恶的就是那些不认祖、不承认自己是华人的家伙。呸呸呸~
# 小路, 错啦!
你先用华语称呼我,才问候!而且是用华语的“哈哈哈”作结束!前后没有昂魔话。嘻嘻~
# 师父哥哥, 尊!
但是我们现在是在番邦他乡嘞,行吗?
# 费一番, 哈啰~
国语呢?比煞 插呷?
# Wois弟弟, 叻!
对啦,你最叻! 傣族还懂中华文化和历史!难得~
# Lock, 对!
所以我说大马的华文水平普遍是高了些! 加油!
看地點咯~
回复删除如果是shopping mall,銀行之類的不就用英語咯
如果是看到小孩就用華語咯
陌生人就廣東話咯
不過現在我都在用華語多
跟阿婆就用很爛的台語
"No, we should learn mother tongue for it embodies our cultural heritage. 否,母语学习涵盖母族文化的精粹,不可不学。"
回复删除我投这个一票!
我認為就算中文都有很多種,港式、台式與大陸式,在口語以至書寫上,都可以有很大的分別。
回复删除俳优说...
回复删除“中国曾经两次被外族占领”
你是指元朝和清朝吧?蒙古人和满清人已被承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不可称他们为外族!
我在雪隆地区。遇到不相识的华人,可能讲华语、粤语或英语。我有一名同事是沙巴人,似乎是华人和土著混血,我和他讲马来语。
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回复删除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
全世界都在講中國話
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哈哈哈
嘿嘿兄,你know to say福建話??哈哈
我這種叫rojak..XD
回复删除# 真人, 真是~
你啊,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哈哈哈~~~
# 绿禾, 好!
我选最后三个,支持华文要学好,前途光明不忘本! 呵呵呵~~~
# Ebenezer,
不是问题,公认的英语是大英帝国的,但是美式英语越来越普遍,这俩之间的差异也越来越小,而且现在交通方便,网络流畅,所以一下子,哪怕什么陆式、台式、港式、星式、马式的华语全都不是混成一味啦! 呵呵~
希望一百年後, 中文可以取代英文.
回复删除
回复删除# KhengSiong,
对啦!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回顾5-7千多年的历史蒙满也是华夏子孙,后来才被分出去的。我们不该以汉族为中心而把他们称为外族。~
师父,快翘起屁股来,用鸡毛清打三下!
Cane! Cane! Cane!
~~~门人~~~~~
# 小炜司砾, 耶!
我們說的話讓世界都認真聽話!
阮是福建人,呷呐嘛喺撒吗(Kana Masi Sama)讲福建话,北要贡嘛喺去和郎扒袭(BeiHiaokong Masi KiHolang Paksi),新加坡不懂闽南话怎么上市场呢!?呵呵~
回复删除# 巅巅, 喺哦!
但愿如此,这就要看你们中国人自己啰!小心谨慎的话,排除万难,那岂有不能的道理呢!?
小心驶得万年船!
~~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
回复删除汉族是中原的人种,以农为主,蒙族和女真族(满洲人)是北方人种,是游牧民族,当时都还是属于外族。宋朝和明朝分别是赵家和朱家的天下,蒙古和满洲当然还是外族啦。
当然,现在已经统一,不分彼此。
~~蒙古人和满清人已被承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不可称他们为外族!。。。
在被同化和被承认之前,当时他们还是外族。
其实我的论点主要是凸显中华文化的深厚,跟本族还是外族的分别不重要
“蒙族和满人其实原本就是中华民族……”
回复删除我觉得他们本来就是同一族人,只因生活方式而分开了他们,狩猎的越狩越远,务农的就死死留在中原。匈奴也有的是黄帝的子孙后代。
嘿嘿,我是混省的,广东+福建,也算是半个福建人吧!
回复删除Wa hel tia dumbok, A hel gong!
Nu mai keehu wa A hel Hokkien Ooi! Hahaha...
讲华语,如果不会才来别的语言。
回复删除最刺耳的是华人之间讲马来语,很怪的感觉。
我这个人分得很清楚的,华人讲华语,马来人讲国语,印度人讲英文,因为我不会说印度话。^_^
回复删除你和你师傅在接接力赛吗??
回复删除你师傅说上半段你说下半段,
哈哈……
华人不会说方言也不至于那么严重吧!?
只是不明白对方说什么。
我堂姐在狮城从事类似教育业,
听她说了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今狮城的学生很多都不会听自己的华语名字,
要叫他们的英文名字才会有反应。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回复删除# 小艾, 哈哈~~~
你的福建话很养胃! 哦~我是说洋味十足,也同样害我猜了大半天!
哈哈哈~~~
# 欣荻, 吓?
应该没问题啦,那是国语哦!练练一下也无所谓嘛,哈哈哈~~~
# 花师母, 好!
对准下口,只是不一定百发百中! ^^
# 小燕子, 哇!
那么以后取洋名是就得对本名押韵,小燕子就叫Yenny或Yanti;小露露就叫Lulu或Ruth(不推荐Lucille,汝死了,好难听);俳优就叫Bowie、Bradley或Bray(不可以Bowel!)。哈哈哈~~~
就一声SALUTON,大家都平等啦。http://zh-cn.lernu.net
回复删除~~匈奴也有的是黄帝的子孙后代。。。
回复删除三皇五帝的历史不可靠,中国早期的历史是神话或半神话故事,听一听就好,不要告诉我你相信有盘古这一号人物吧。。。哈哈哈
回复删除# unclenam,
国际语?行很久啦,不通嘛? Saluton=Salute? 哈哈~
# 师父, 我信!
至少应该是口传历史吧!难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但是,至少有一个根基可寻,或许将来有解之谜。女娲、伏羲至少还有人类在祭拜呢!我只信其人物的存在,至于被神化了也无所谓。
将来所不定也没人知道我有您这师父的记载,因为我是不是大人物,别说轻描淡述地记载,更何况神话之,但是,若师父真的建了一座悬空的空中楼阁,那就不同啰~ 到时也给编成有声有色的《星狮经》流传于土星嘞!
哈哈哈~~~~~